奏響經濟發展的“最強音” 打造“千億突破的主戰場”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市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今年來,楊市街道緊盯加快打造“千億突破的主戰場、產城融合的核心區、四化同步的示范點”的工作目標,實施“工業立處、招商活處、項目興處、農業穩處”工作舉措,持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實現“千億突破百強進位”中,楊市街道又有哪些具體舉措呢?來看記者對楊市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清兵的專訪。
問:招商引資是推動發展的“一號工程”,楊市街道在招商引資方面有哪些突出進展?
答:近年來,楊市街道興園區、促工業,發展根基不斷夯實。目前,統籌調度招商引資項目16個,總投資38.24億元。一季度,累計“走出去”4次,“請進來”4次,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個,總投資3.66億元,儲備簽約項目2個,計劃總投資18億元。
一是以商招商,建強產業鏈條,始終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圍繞主導產業以商招商,通過園區企業負責人的推介,陸續落戶了予元汽零產業園、富田汽車零部件、捷辰順汽車零部件等項目。二是以鏈招商,提升產業集聚,通過聚焦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精準招引補鏈、強鏈、延鏈項目,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鏈方面,今年3月赴上海參加2025中國紡聯春季聯展和湖北省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招商對接活動,奧瑟夫與華紡鏈簽約年加工300萬套高端戶外服裝項目。三是以園招商,打造特色載體,明確產業定位、優化園區規劃、完善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市紡織服裝核心產業園、特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2024年園區紡織服裝規上企業產值6.9億元,占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23%,累計吸納984名紡織服裝產業工人在園區就業。
今年一季度,楊市街道實現產值1.6億元,占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21.1%。2025年,力爭全年“走出去”12次以上,對接有效招商信息10條以上,簽約招商引資項目6個以上,不斷激發園區發展活力,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楊市力量。
問: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地方實踐的積極探索下,盤活閑置資產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楊市街道在將資產存量轉化為發展增量上有哪些思路和做法?
答:楊市工業園規劃面積1.6萬畝,目前近60余家工業企業已征用約1.4萬畝。在現有土地資源不足的制約下,盤活園區閑置土地資源成為提升產業發展質效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楊市街道通過“騰籠換鳥”“借船出海”等模式,不斷向內挖潛,全力以赴激活存量添活力。
“一企一策”分類施治,對轄區內企業的閑置資產進行全面摸排,了解資產類型、規模、閑置原因和權屬關系,建立“一企一檔”臺賬,有序推動湖北熵谷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斯味特粉體食品有限公司、潛江聚一蝦食品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盤活,進一步挖掘土地資源利用潛力,推動要素向高產出、高成長性企業和優勢產業集聚。精準招商“騰籠換鳥”,擬利用聚一蝦現有廠房引入國有平臺開發小龍蝦深加工產品,延長小龍蝦產業鏈條;重點圍繞綠色食品、紡織服裝、智能制造等支柱產業精準招商,吸引關聯企業入駐,在盤活現有存量的同時,加快構建產業集群。
截至目前,楊市街道共盤活11家企業共12宗地,總面積1100畝。其中,2024年完成4家企業5宗地的處置工作,總面積約336畝。
問: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楊市街道在貫徹“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上有哪些生動實踐?
答: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市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一直以來,楊市街道深入實施“工業立處、招商活處、項目興處”的根本舉措,全面營造“尊商、重商、親商”的良好氛圍,不斷優化全處營商環境。
一是便企服務提速。加速推進園區紫光路(劉楊路至江灣段)升級、奧體路黑化、寶塔路建設、紫光路(五支渠至奧體路)綠化帶改造和雨污收集管網改造等項目,對轄區47家重點企業和14個重點項目全覆蓋包保,定期深入園區企業點對點服務,開門問需、現場辦公、快速辦理,營造“一家人”“一起拼”的濃厚氛圍。
二是助企服務提質。安排專人全程服務和代辦項目落戶手續,推動項目建設早開工、早投產。其中,永電電氣年產30萬米母線槽生產線項目的順利建設,跑出了“當年投產、當年進規”的“加速度”。為助力企業招工復工保生產,年初籌辦“楊市街道2025年度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助力園區內20余家有招工需求的企業加快補齊用工缺口。
三是興企服務提效。幫助企業技改擴規、轉型升級,不斷增強發展信心,積極鼓勵企業引進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提升信息化水平,向智能化轉型發展;廣泛宣傳全市高企認定、校企合作及專利申報等科技創新相關優惠政策,推動園區企業與武漢大專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科技聯姻,推動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目前,楊市街道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2家,2025年度力爭新增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家以上。
接下來,將系統盤點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科學謀劃二季度攻堅路徑,動員街道上下緊盯加快打造“千億突破的主戰場、產城融合的核心區、四化同步的示范點”工作目標,實施“工業立處、招商活處、項目興處、農業穩處”工作舉措,為加快實現“千億突破、百強進位”,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潛江篇章貢獻楊市力量。
問:招商引資是推動發展的“一號工程”,楊市街道在招商引資方面有哪些突出進展?
答:近年來,楊市街道興園區、促工業,發展根基不斷夯實。目前,統籌調度招商引資項目16個,總投資38.24億元。一季度,累計“走出去”4次,“請進來”4次,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個,總投資3.66億元,儲備簽約項目2個,計劃總投資18億元。
一是以商招商,建強產業鏈條,始終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圍繞主導產業以商招商,通過園區企業負責人的推介,陸續落戶了予元汽零產業園、富田汽車零部件、捷辰順汽車零部件等項目。二是以鏈招商,提升產業集聚,通過聚焦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精準招引補鏈、強鏈、延鏈項目,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鏈方面,今年3月赴上海參加2025中國紡聯春季聯展和湖北省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招商對接活動,奧瑟夫與華紡鏈簽約年加工300萬套高端戶外服裝項目。三是以園招商,打造特色載體,明確產業定位、優化園區規劃、完善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市紡織服裝核心產業園、特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2024年園區紡織服裝規上企業產值6.9億元,占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23%,累計吸納984名紡織服裝產業工人在園區就業。
今年一季度,楊市街道實現產值1.6億元,占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21.1%。2025年,力爭全年“走出去”12次以上,對接有效招商信息10條以上,簽約招商引資項目6個以上,不斷激發園區發展活力,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楊市力量。
問: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地方實踐的積極探索下,盤活閑置資產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楊市街道在將資產存量轉化為發展增量上有哪些思路和做法?
答:楊市工業園規劃面積1.6萬畝,目前近60余家工業企業已征用約1.4萬畝。在現有土地資源不足的制約下,盤活園區閑置土地資源成為提升產業發展質效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楊市街道通過“騰籠換鳥”“借船出海”等模式,不斷向內挖潛,全力以赴激活存量添活力。
“一企一策”分類施治,對轄區內企業的閑置資產進行全面摸排,了解資產類型、規模、閑置原因和權屬關系,建立“一企一檔”臺賬,有序推動湖北熵谷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斯味特粉體食品有限公司、潛江聚一蝦食品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盤活,進一步挖掘土地資源利用潛力,推動要素向高產出、高成長性企業和優勢產業集聚。精準招商“騰籠換鳥”,擬利用聚一蝦現有廠房引入國有平臺開發小龍蝦深加工產品,延長小龍蝦產業鏈條;重點圍繞綠色食品、紡織服裝、智能制造等支柱產業精準招商,吸引關聯企業入駐,在盤活現有存量的同時,加快構建產業集群。
截至目前,楊市街道共盤活11家企業共12宗地,總面積1100畝。其中,2024年完成4家企業5宗地的處置工作,總面積約336畝。
問: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楊市街道在貫徹“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上有哪些生動實踐?
答: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全市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一直以來,楊市街道深入實施“工業立處、招商活處、項目興處”的根本舉措,全面營造“尊商、重商、親商”的良好氛圍,不斷優化全處營商環境。
一是便企服務提速。加速推進園區紫光路(劉楊路至江灣段)升級、奧體路黑化、寶塔路建設、紫光路(五支渠至奧體路)綠化帶改造和雨污收集管網改造等項目,對轄區47家重點企業和14個重點項目全覆蓋包保,定期深入園區企業點對點服務,開門問需、現場辦公、快速辦理,營造“一家人”“一起拼”的濃厚氛圍。
二是助企服務提質。安排專人全程服務和代辦項目落戶手續,推動項目建設早開工、早投產。其中,永電電氣年產30萬米母線槽生產線項目的順利建設,跑出了“當年投產、當年進規”的“加速度”。為助力企業招工復工保生產,年初籌辦“楊市街道2025年度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助力園區內20余家有招工需求的企業加快補齊用工缺口。
三是興企服務提效。幫助企業技改擴規、轉型升級,不斷增強發展信心,積極鼓勵企業引進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提升信息化水平,向智能化轉型發展;廣泛宣傳全市高企認定、校企合作及專利申報等科技創新相關優惠政策,推動園區企業與武漢大專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科技聯姻,推動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目前,楊市街道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2家,2025年度力爭新增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家以上。
接下來,將系統盤點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科學謀劃二季度攻堅路徑,動員街道上下緊盯加快打造“千億突破的主戰場、產城融合的核心區、四化同步的示范點”工作目標,實施“工業立處、招商活處、項目興處、農業穩處”工作舉措,為加快實現“千億突破、百強進位”,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潛江篇章貢獻楊市力量。
2025-04-23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