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滿弓“項”前沖 鉚足勁奮力跑
5月15日,周磯管理區迎來重大產業突破——湖北興泰新能源光伏板項目正式奠基,潛江棲木生物質能源項目同步竣工投產。這兩個項目的“一開一投”,不僅為周磯管理區實現“雙碳”目標注入強勁動能,更標志著我市在新能源與循環經濟領域邁出新的步伐。
光電能源產業破土,綠色動能澎湃。在安遠大道西側的興泰新能源項目現場,工程機械往來穿梭,施工人員冒雨奮戰。該項目作為周磯管理區2024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7000萬元,占地6474.87平方米,采用國際先進的光伏板自動化生產線,其產品涵蓋單晶硅、多晶硅等多種類型。預計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2億元,年納稅超8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50余個,將為江漢油田西部采油基地光電能源項目、華中地區分布式光伏電站提供穩定的組件供應。同時,項目建成后還可與江漢油田新疆、云南、重慶等采油基地合作,建設光伏發電站,為采油區提供穩定新能源,實現光電能源高效利用。
生物質能源投產,循環經濟落地。與興泰新能源工地的火熱景象交相輝映,位于周磯管理區油地融合工業園的棲木生物質能源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投資1.15億元,以農作物秸稈、林業廢棄物為原料,通過粉碎、烘干、制粒等工藝,年產3.25萬噸生物質顆粒燃料。這種燃料熱值高、硫含量低,廣泛應用于工業鍋爐、居民供暖等領域,可替代傳統燃煤,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萬噸,相當于植樹270萬棵。
棲木生物質能源項目的投產不僅解決了農業廢棄物處理難題,還構建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產業鏈。棲木公司與周邊大戶簽訂長期合作協議,以每噸200元的價格收購秸稈,可為農戶帶來新的收益。同時,項目產生的灰渣可作為優質有機肥反哺農田,形成“秸稈收儲-燃料生產-灰渣還田”的良性循環,助力我市“無廢城市”建設。
政企協同發力,引領綠色變革。兩個項目的快速推進,離不開周磯管理區“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的強力支撐。對于興泰新能源項目,該管理區成立工作專班,僅用3個月就完成土地報批、環評審批等前期手續,并協調供電部門提前鋪設專線,保障項目“拿地即開工”。在棲木生物質項目建設期間,他們主動對接武漢輕工大學,幫助企業引進德國先進的生物質成型技術,使生產效率提升30%。
周磯管理區黨委副書記、主任段彬彬表示:“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我們始終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通過‘6411’服務機制,為企業提供從簽約到投產的一站式服務。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區位優勢,打造項目建設和營商環境的周農樣板。”
周磯管理區這兩個項目的“一開一投”,是我市產業升級的生動縮影,更是新時代綠色發展的有力注腳。隨著更多優質項目落地生根,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必將在新能源與循環經濟的浪潮中,書寫更加璀璨的發展華章。

生物質能源投產,循環經濟落地。與興泰新能源工地的火熱景象交相輝映,位于周磯管理區油地融合工業園的棲木生物質能源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投資1.15億元,以農作物秸稈、林業廢棄物為原料,通過粉碎、烘干、制粒等工藝,年產3.25萬噸生物質顆粒燃料。這種燃料熱值高、硫含量低,廣泛應用于工業鍋爐、居民供暖等領域,可替代傳統燃煤,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萬噸,相當于植樹270萬棵。
棲木生物質能源項目的投產不僅解決了農業廢棄物處理難題,還構建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產業鏈。棲木公司與周邊大戶簽訂長期合作協議,以每噸200元的價格收購秸稈,可為農戶帶來新的收益。同時,項目產生的灰渣可作為優質有機肥反哺農田,形成“秸稈收儲-燃料生產-灰渣還田”的良性循環,助力我市“無廢城市”建設。
政企協同發力,引領綠色變革。兩個項目的快速推進,離不開周磯管理區“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的強力支撐。對于興泰新能源項目,該管理區成立工作專班,僅用3個月就完成土地報批、環評審批等前期手續,并協調供電部門提前鋪設專線,保障項目“拿地即開工”。在棲木生物質項目建設期間,他們主動對接武漢輕工大學,幫助企業引進德國先進的生物質成型技術,使生產效率提升30%。
周磯管理區黨委副書記、主任段彬彬表示:“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我們始終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通過‘6411’服務機制,為企業提供從簽約到投產的一站式服務。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區位優勢,打造項目建設和營商環境的周農樣板。”
周磯管理區這兩個項目的“一開一投”,是我市產業升級的生動縮影,更是新時代綠色發展的有力注腳。隨著更多優質項目落地生根,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必將在新能源與循環經濟的浪潮中,書寫更加璀璨的發展華章。
2025-05-21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