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發展基石 激活產業升級動能
初秋的江漢鹽化工業園內,塔罐林立間躍動著創新發展的“火花”,產業鏈升級的浪潮正推動這片熱土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之路。
今年5月,江漢鹽化工業園正式獲評D級化工園區,這座以“鹽”為根基的園區,正以安全為基、創新為翼,書寫著傳統化工向綠色低碳轉型的生動實踐。
破題·從“風險攻堅”到“安全標桿”
安全是化工園區的生命線。
“化工園區安全等級分為A到D四級,D級代表著‘較低安全風險’的最高標準。”潛江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鄭瓊介紹,“獲評D級不僅意味著安全管理達到國家規范要求,更為企業擴建、產業鏈配套提供了合規空間,是園區良性發展的‘金字招牌’。”
作為中石化江漢鹽化工產業基地的延伸,這里承載著“鹽-氯-堿-精細化工”產業鏈核心功能,聚集了長飛光纖、菲利華等國內外龍頭企業。但化工產業的高風險性始終如影隨形——氯堿反應的強腐蝕性、?;愤\輸的流動性、特殊作業的復雜性,任何一個環節失控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2024年初,我們梳理風險點時,發現17家?;髽I中有3家重大隱患整改滯后,14個重大危險源里有2個監測設備存在數據發送中斷情況。”高新區安全生產服務中心負責人孫偉回憶道。當年3月,高新區組建專班進駐園區,逐條制定整改方案,督促企業完成重大隱患整改、設備更換,針對數據傳輸延遲問題,協調通信運營商鋪設專線,保障監測數據實時傳輸。
“那段時間,針對重大危險源企業逐一核對信息,晚上整理問題清單,最忙時日均行走步數超3萬步。”孫偉坦言,“創建D級園區不是為了‘戴帽子’,而是要給企業、給周邊百姓一個‘定心丸’。”專班以“隱患清零”為目標,對重大隱患實行“一患一策”,為監測設備升級高精度傳感器,為運輸車輛加裝北斗定位+AI軌跡分析系統,為特殊作業建立“雙人監護+電子審批”機制。當最后一處隱患整改完成時,園區重大危險源監測覆蓋率、數據實時傳輸率均達100%,為D級創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淬煉·科技織就“安全天網”
走進高新區智能化管控中心,十二大模塊構成的“安全中樞”令人震撼:液氯儲罐壓力、溫度數據實時顯示,運輸車輛軌跡偏移自動觸發預警;封閉化管理系統對恒安停車場進出車輛進行整車抓拍監測,曾精準攔截閥門泄漏的硫酸運輸車。
更值得關注的是,通過三維建模與各監測點數據關聯,在三維地圖上點擊任意儲罐即可查看設計參數、歷史維修記錄及周邊500米應急資源分布。技術員演示時,系統同步顯示著最新監測數據。
“《化工產業項目入園資格評估辦法》明確要求,涉氟化、氯化等工藝項目必須提供第三方風險反應評估報告。”鄭瓊介紹,今年新落戶的3個項目僅工藝論證就耗時2個多月,但這份“嚴格”換來了企業的安心。
“有了國家背書,企業發展更有底氣。”湖北諾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鴻武表示,企業正計劃在園區布局新項目。
共生·循環經濟激活“安全倍增效應”
江漢鹽化工業園以“鹽化工+”為紐帶,延伸出光纖預制棒、電子級鹽酸等高附加值產業。18家企業中12家實現“副產物互供、廢棄物利用”:長飛光纖的廢水經“超濾+反滲透”凈化后,成為園區冷卻用水補充,每日節水1200噸;某企業的氫氣尾氣成為另一家企業的燃料,年減碳1.8萬噸;菲利華公司每年回收廢料2.3萬噸,相當于少開采1座小型礦山……
循環化改造投入8.2億元實施23個項目,建成集中供熱管網、工業污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資源綜合利用率達93%,廢水廢氣排放優于國標。循環經濟的“磁吸效應”持續釋放,日本信越、法液空等國際行業巨頭,鼎龍、京東方等國內行業龍頭紛紛落戶。
2024年,江漢鹽化工業園交出亮眼成績單:規上工業總產值67.94億元,固定投資23.36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0.26億元,稅收3.35億元;光纖預制棒產能、電子級鹽酸純度達到“全球第一”,鹽化工循環利用率、特種氣體配套能力達到“亞洲第一”。
從談“化”色變到安全可控,從單一生產到循環共生,江漢鹽化工業園用三年時間書寫了一份“隱患清零、智慧護航、產業躍升”的實踐答卷。
“我們將以D級園區創建為新起點,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潛江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依托智能化平臺實施24小時動態監控,通過風險評估優化企業分級管理,圍繞主導產業引入上下游優質項目,強化產業鏈韌性,全力打造華中地區鹽化產業高地。
		
		今年5月,江漢鹽化工業園正式獲評D級化工園區,這座以“鹽”為根基的園區,正以安全為基、創新為翼,書寫著傳統化工向綠色低碳轉型的生動實踐。

安全是化工園區的生命線。
“化工園區安全等級分為A到D四級,D級代表著‘較低安全風險’的最高標準。”潛江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鄭瓊介紹,“獲評D級不僅意味著安全管理達到國家規范要求,更為企業擴建、產業鏈配套提供了合規空間,是園區良性發展的‘金字招牌’。”
作為中石化江漢鹽化工產業基地的延伸,這里承載著“鹽-氯-堿-精細化工”產業鏈核心功能,聚集了長飛光纖、菲利華等國內外龍頭企業。但化工產業的高風險性始終如影隨形——氯堿反應的強腐蝕性、?;愤\輸的流動性、特殊作業的復雜性,任何一個環節失控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2024年初,我們梳理風險點時,發現17家?;髽I中有3家重大隱患整改滯后,14個重大危險源里有2個監測設備存在數據發送中斷情況。”高新區安全生產服務中心負責人孫偉回憶道。當年3月,高新區組建專班進駐園區,逐條制定整改方案,督促企業完成重大隱患整改、設備更換,針對數據傳輸延遲問題,協調通信運營商鋪設專線,保障監測數據實時傳輸。
“那段時間,針對重大危險源企業逐一核對信息,晚上整理問題清單,最忙時日均行走步數超3萬步。”孫偉坦言,“創建D級園區不是為了‘戴帽子’,而是要給企業、給周邊百姓一個‘定心丸’。”專班以“隱患清零”為目標,對重大隱患實行“一患一策”,為監測設備升級高精度傳感器,為運輸車輛加裝北斗定位+AI軌跡分析系統,為特殊作業建立“雙人監護+電子審批”機制。當最后一處隱患整改完成時,園區重大危險源監測覆蓋率、數據實時傳輸率均達100%,為D級創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淬煉·科技織就“安全天網”
走進高新區智能化管控中心,十二大模塊構成的“安全中樞”令人震撼:液氯儲罐壓力、溫度數據實時顯示,運輸車輛軌跡偏移自動觸發預警;封閉化管理系統對恒安停車場進出車輛進行整車抓拍監測,曾精準攔截閥門泄漏的硫酸運輸車。
更值得關注的是,通過三維建模與各監測點數據關聯,在三維地圖上點擊任意儲罐即可查看設計參數、歷史維修記錄及周邊500米應急資源分布。技術員演示時,系統同步顯示著最新監測數據。
“《化工產業項目入園資格評估辦法》明確要求,涉氟化、氯化等工藝項目必須提供第三方風險反應評估報告。”鄭瓊介紹,今年新落戶的3個項目僅工藝論證就耗時2個多月,但這份“嚴格”換來了企業的安心。
“有了國家背書,企業發展更有底氣。”湖北諾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鴻武表示,企業正計劃在園區布局新項目。
共生·循環經濟激活“安全倍增效應”
江漢鹽化工業園以“鹽化工+”為紐帶,延伸出光纖預制棒、電子級鹽酸等高附加值產業。18家企業中12家實現“副產物互供、廢棄物利用”:長飛光纖的廢水經“超濾+反滲透”凈化后,成為園區冷卻用水補充,每日節水1200噸;某企業的氫氣尾氣成為另一家企業的燃料,年減碳1.8萬噸;菲利華公司每年回收廢料2.3萬噸,相當于少開采1座小型礦山……
循環化改造投入8.2億元實施23個項目,建成集中供熱管網、工業污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資源綜合利用率達93%,廢水廢氣排放優于國標。循環經濟的“磁吸效應”持續釋放,日本信越、法液空等國際行業巨頭,鼎龍、京東方等國內行業龍頭紛紛落戶。
2024年,江漢鹽化工業園交出亮眼成績單:規上工業總產值67.94億元,固定投資23.36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0.26億元,稅收3.35億元;光纖預制棒產能、電子級鹽酸純度達到“全球第一”,鹽化工循環利用率、特種氣體配套能力達到“亞洲第一”。
從談“化”色變到安全可控,從單一生產到循環共生,江漢鹽化工業園用三年時間書寫了一份“隱患清零、智慧護航、產業躍升”的實踐答卷。
“我們將以D級園區創建為新起點,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潛江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依托智能化平臺實施24小時動態監控,通過風險評估優化企業分級管理,圍繞主導產業引入上下游優質項目,強化產業鏈韌性,全力打造華中地區鹽化產業高地。
2025-09-18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