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安仁:刀尖上的守護者 改革中的破局者
他是手術臺上妙手回春的“刀尖舞者”,更是醫療改革浪潮中的“破局先鋒”——他就是2025年潛江市先進工作者、市中心醫院醫務部主任何安仁。
刀尖逐夢:臨床一線的生命擺渡人
4月25日,當第一縷晨光掠過,何安仁像往常一樣,以在腹腔鏡下精密操作的雙手,撥亮了新一天的工作序章。
無影燈下,何安仁全神貫注操作3D腹腔鏡系統,精準地調控鏡頭角度,4K屏幕上,跳動的心臟和肌理分明的血管纖毫畢現,三維立體影像實時顯示著腫瘤與周圍組織的空間關系,為這場泌尿系腫瘤切除術提供精準導航。
結束手術工作后,何安仁便開始巡房,了解住院病人的情況。
“我們這一行加班加點是常事,但跟病人的安危和生命相比,這些辛苦就微不足道了。”何安仁的語調徐緩溫和,卻每個字都沉穩有力,傳遞著令人安心的專業力量,撫平患者心中的焦慮。
2000年,何安仁以優異的成績從醫科大學畢業,懷揣救死扶傷的理想投身臨床一線。作為泌尿外科醫生,他始終以患者為中心,年均接診患者超3000人次,主刀手術超500臺,成功救治多例急危重癥患者。多年來,他潛心鉆研技術,率先在全市開展“3D腹腔鏡泌尿系腫瘤微創手術”等,填補了市域技術空白。
管理破冰:革新醫療的領航者
2018年,因醫院發展需要,何安仁從臨床轉到醫務管理崗位。
“臨床是點對點的救治,管理是系統性的責任。但我始終記得一句話——好的管理能讓更多患者受益。”他直言挑戰。
擔任醫務部主任后,何安仁主導制定《醫療質量安全18項核心制度實施細則》,推動“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使醫院每年開展新技術60余項。他牽頭組織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該院急性心梗死亡率從2018年的16%降至2024年的2.6%,腦卒中患者救治時間縮短40%。
在市中心醫院“心電一張網”指揮中心,大屏幕實時顯示鄉鎮衛生院上傳的心電圖數據。
“過去,很多農村患者因診斷不及時而延誤救治。現在,我們通過遠程網絡就能快速判斷病情。不到10分鐘,鄉鎮醫生就能收到我們的診斷建議。”何安仁輕點鼠標,調出一份剛接收的心電圖。
作為管理者,何安仁不僅精于業務,更重視團隊培養。他推行“臨床科室副主任輪崗制度”,帶教培養醫務骨干14人;推動建立“醫療糾紛院內處置流程”,將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在何安仁的帶領下,科室連續多年獲評“先進集體”,患者滿意率超95%。
“何主任自己是臨床出身,深知臨床醫生的苦,同時,作為一個醫務管理者,他都是帶著解決方案來,解決我們在臨床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他還像一位兄長般關懷著我們臨床醫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急診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張緣園有感而發。
仁心筑橋:醫患溫情的傳遞者
“醫生的職責不僅是治病,更要治心。”這是何安仁經常對同事說的話。
在管理崗位上的何安仁始終關注患者體驗。他發現許多殘疾患者因行動不便,辦理“殘疾證”需家人背著或推著輪椅輾轉多個部門,于是,他主動聯系市殘聯,在醫院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讓患者只跑一次就能完成鑒定和辦證。為解決長期臥床患者的鑒定難題,何安仁帶頭組織專家團隊,三年來,累計上門服務300余次,被患者稱為“貼心人”。
25年臨床路,8年管理路,何安仁始終秉持“醫者仁心、服務為本”的理念,用初心寫就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擔當,以精湛醫術守護患者生命,以創新管理推動醫院改革,更以人文關懷溫暖醫患關系,用實干與擔當書寫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奮進篇章。
“這份榮譽是對我的激勵,更是一種鞭策。”何安仁表示,未來,將不負使命,在平凡崗位上恪守醫者初心,以更扎實的技術和更飽滿的熱情,為守護潛江百姓健康作出新貢獻。
刀尖逐夢:臨床一線的生命擺渡人
4月25日,當第一縷晨光掠過,何安仁像往常一樣,以在腹腔鏡下精密操作的雙手,撥亮了新一天的工作序章。
無影燈下,何安仁全神貫注操作3D腹腔鏡系統,精準地調控鏡頭角度,4K屏幕上,跳動的心臟和肌理分明的血管纖毫畢現,三維立體影像實時顯示著腫瘤與周圍組織的空間關系,為這場泌尿系腫瘤切除術提供精準導航。
結束手術工作后,何安仁便開始巡房,了解住院病人的情況。

2000年,何安仁以優異的成績從醫科大學畢業,懷揣救死扶傷的理想投身臨床一線。作為泌尿外科醫生,他始終以患者為中心,年均接診患者超3000人次,主刀手術超500臺,成功救治多例急危重癥患者。多年來,他潛心鉆研技術,率先在全市開展“3D腹腔鏡泌尿系腫瘤微創手術”等,填補了市域技術空白。
管理破冰:革新醫療的領航者
2018年,因醫院發展需要,何安仁從臨床轉到醫務管理崗位。
“臨床是點對點的救治,管理是系統性的責任。但我始終記得一句話——好的管理能讓更多患者受益。”他直言挑戰。
擔任醫務部主任后,何安仁主導制定《醫療質量安全18項核心制度實施細則》,推動“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使醫院每年開展新技術60余項。他牽頭組織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該院急性心梗死亡率從2018年的16%降至2024年的2.6%,腦卒中患者救治時間縮短40%。
在市中心醫院“心電一張網”指揮中心,大屏幕實時顯示鄉鎮衛生院上傳的心電圖數據。
“過去,很多農村患者因診斷不及時而延誤救治。現在,我們通過遠程網絡就能快速判斷病情。不到10分鐘,鄉鎮醫生就能收到我們的診斷建議。”何安仁輕點鼠標,調出一份剛接收的心電圖。
作為管理者,何安仁不僅精于業務,更重視團隊培養。他推行“臨床科室副主任輪崗制度”,帶教培養醫務骨干14人;推動建立“醫療糾紛院內處置流程”,將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在何安仁的帶領下,科室連續多年獲評“先進集體”,患者滿意率超95%。
“何主任自己是臨床出身,深知臨床醫生的苦,同時,作為一個醫務管理者,他都是帶著解決方案來,解決我們在臨床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他還像一位兄長般關懷著我們臨床醫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急診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張緣園有感而發。
仁心筑橋:醫患溫情的傳遞者
“醫生的職責不僅是治病,更要治心。”這是何安仁經常對同事說的話。
在管理崗位上的何安仁始終關注患者體驗。他發現許多殘疾患者因行動不便,辦理“殘疾證”需家人背著或推著輪椅輾轉多個部門,于是,他主動聯系市殘聯,在醫院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讓患者只跑一次就能完成鑒定和辦證。為解決長期臥床患者的鑒定難題,何安仁帶頭組織專家團隊,三年來,累計上門服務300余次,被患者稱為“貼心人”。
25年臨床路,8年管理路,何安仁始終秉持“醫者仁心、服務為本”的理念,用初心寫就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擔當,以精湛醫術守護患者生命,以創新管理推動醫院改革,更以人文關懷溫暖醫患關系,用實干與擔當書寫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奮進篇章。
“這份榮譽是對我的激勵,更是一種鞭策。”何安仁表示,未來,將不負使命,在平凡崗位上恪守醫者初心,以更扎實的技術和更飽滿的熱情,為守護潛江百姓健康作出新貢獻。
2025-04-28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