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鐫刻歷史印記 共襄勝利榮光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我市社會各界通過電視、網絡平臺等觀看直播盛況,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凝聚奮進力量。
市人武部、市委黨校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及百余名預定新兵,在市委黨校集中觀看大會直播。
上午9時,在市人武部與市委黨校聯合組織的集中觀看活動現場,機關干部職工、百余名2025年預定新兵整齊列座。當《義勇軍進行曲》響徹會場,全體人員肅然起立,齊聲高唱國歌。屏幕中,受閱部隊方陣以排山倒海之勢通過天安門城樓,新型武器裝備首次亮相,引發陣陣熱烈掌聲。“這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市人武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要從抗戰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強軍報國的實際行動。”
百余名預定新兵觀看大會直播。
2025年預定新兵張啟祝身著訓練服,他說:“看到受閱官兵堅毅的眼神,我更加堅定了從軍信念。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像先輩那樣,用熱血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他的發言引發在場青年強烈共鳴,現場響起“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觀看大會直播。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鄭先耀在觀看大會直播。
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集中觀看活動中,全國模范退役軍人鄭先耀擦拭著眼角淚花:“從‘小米加步槍’到‘東風浩蕩’,我們的軍隊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曾參加2019年國慶閱兵的退役軍人何登飛則舉起右手敬禮:“若有戰,召必回!這是刻進骨子里的承諾。”
參加閱兵式的潛江籍軍人李家輝的家屬一起觀看大會直播。
在高場街道保安村,記者見到了參加閱兵式的潛江籍軍人李家輝的父母李華軍、汪菊梅。他們和村民一起守候在電視機前一個多小時,只為見證兒子在空軍方陣中的英姿。
“兒子參加九三閱兵任務,是我們全家的光榮。7點不到就起來到村委會大廳守著電視機看直播了,生怕錯過閱兵中孩子的身影。”李華軍小心地翻看手機里兒子發來的照片,照片上的李家輝英姿颯爽,目光堅毅。24歲的李家輝為這次閱兵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嚴格訓練。“訓練很辛苦,我們不敢多打擾他。每次通電話,都能聽出他聲音中的疲憊,但他總是說‘不累,我能行’。作為母親,雖然心疼孩子的辛苦,但更為他感到驕傲。”汪菊梅說這番話時,眼中閃著淚光。
閱兵儀式開始后,李華軍一家人緊緊注視著電視屏幕,急切地尋找那個他們再熟悉不過的臉龐。“看到家輝了!”當空軍方陣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通過天安門廣場時,李華軍激動地站起身來,一家人眼眶都不禁濕潤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李華軍望著電視里的閱兵畫面,道出了無數軍屬的心聲。
干部群眾代表在熊口鎮紅軍街集中觀看大會直播。
在熊口鎮紅軍街,干部群眾代表集中觀看大會直播。當受閱部隊在長安街列陣,整齊劃一的方陣、先進精良的武器裝備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時,觀看現場的干部群眾熱血沸騰,自豪感油然而生。
“觀看此次閱兵活動,真正讓我感受到了偉大祖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熊口鎮紅軍街志愿服務隊隊長吳忠承激動地說,“80多年前,我們還在經歷熊口戰斗,如今我們的家鄉和諧、安定又美麗。”他將把熊口紅軍街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大家更加懂得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退休老干部余義清深有感觸地說:“今天的心情真是心潮澎湃,無比激動。回想80多年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還深陷苦難,先輩們飽受戰亂之苦。如今,看到國家如此富強、軍隊如此威武,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紅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集中觀看大會直播。
當日上午,我市各個社區均進入了“閱兵時刻”。紅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電視大屏前座無虛席,許多市民駐足期待觀看閱兵式直播。9時整,隨著閱兵正式開始,一個個英姿颯爽的方陣,一枚枚遠程導彈,一架架嶄新亮相的飛機,讓端坐在銀屏前的群眾群情振奮。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我永遠銘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永遠聽黨話、跟黨走,退伍不褪色。唯有銘記歷史,方能無愧先烈,無愧歷史。”退役軍人王卿說。
“看完閱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復,最大感受就是自豪!時代在發展,祖國在進步,今日的中國是無數人前仆后繼換來的,幸福來之不易。”紅廟社區黨委委員劉楊說。
今年73歲,有著近50年黨齡的老黨員彭振彪觀影后非常激動:“真的特別自豪,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能有幸福安康的生活。”
“80年前,中華民族在戰火中淬煉,以犧牲換取勝利;80年后,我們以閱兵緬懷先烈,致敬歷史。這場閱兵,是對勝利的紀念,是對犧牲的告慰,是對民族精神的傳承。這場閱兵讓我們重溫那段歷史,感受民族團結的力量,銘記共赴國難的信念。”紅廟社區黨委書記、主任李煥森說。

上午9時,在市人武部與市委黨校聯合組織的集中觀看活動現場,機關干部職工、百余名2025年預定新兵整齊列座。當《義勇軍進行曲》響徹會場,全體人員肅然起立,齊聲高唱國歌。屏幕中,受閱部隊方陣以排山倒海之勢通過天安門城樓,新型武器裝備首次亮相,引發陣陣熱烈掌聲。“這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市人武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要從抗戰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強軍報國的實際行動。”
百余名預定新兵觀看大會直播。
2025年預定新兵張啟祝身著訓練服,他說:“看到受閱官兵堅毅的眼神,我更加堅定了從軍信念。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像先輩那樣,用熱血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他的發言引發在場青年強烈共鳴,現場響起“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觀看大會直播。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鄭先耀在觀看大會直播。
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集中觀看活動中,全國模范退役軍人鄭先耀擦拭著眼角淚花:“從‘小米加步槍’到‘東風浩蕩’,我們的軍隊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曾參加2019年國慶閱兵的退役軍人何登飛則舉起右手敬禮:“若有戰,召必回!這是刻進骨子里的承諾。”
參加閱兵式的潛江籍軍人李家輝的家屬一起觀看大會直播。
在高場街道保安村,記者見到了參加閱兵式的潛江籍軍人李家輝的父母李華軍、汪菊梅。他們和村民一起守候在電視機前一個多小時,只為見證兒子在空軍方陣中的英姿。
“兒子參加九三閱兵任務,是我們全家的光榮。7點不到就起來到村委會大廳守著電視機看直播了,生怕錯過閱兵中孩子的身影。”李華軍小心地翻看手機里兒子發來的照片,照片上的李家輝英姿颯爽,目光堅毅。24歲的李家輝為這次閱兵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嚴格訓練。“訓練很辛苦,我們不敢多打擾他。每次通電話,都能聽出他聲音中的疲憊,但他總是說‘不累,我能行’。作為母親,雖然心疼孩子的辛苦,但更為他感到驕傲。”汪菊梅說這番話時,眼中閃著淚光。
閱兵儀式開始后,李華軍一家人緊緊注視著電視屏幕,急切地尋找那個他們再熟悉不過的臉龐。“看到家輝了!”當空軍方陣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通過天安門廣場時,李華軍激動地站起身來,一家人眼眶都不禁濕潤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李華軍望著電視里的閱兵畫面,道出了無數軍屬的心聲。
干部群眾代表在熊口鎮紅軍街集中觀看大會直播。
在熊口鎮紅軍街,干部群眾代表集中觀看大會直播。當受閱部隊在長安街列陣,整齊劃一的方陣、先進精良的武器裝備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時,觀看現場的干部群眾熱血沸騰,自豪感油然而生。
“觀看此次閱兵活動,真正讓我感受到了偉大祖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熊口鎮紅軍街志愿服務隊隊長吳忠承激動地說,“80多年前,我們還在經歷熊口戰斗,如今我們的家鄉和諧、安定又美麗。”他將把熊口紅軍街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大家更加懂得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退休老干部余義清深有感觸地說:“今天的心情真是心潮澎湃,無比激動。回想80多年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還深陷苦難,先輩們飽受戰亂之苦。如今,看到國家如此富強、軍隊如此威武,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紅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集中觀看大會直播。
當日上午,我市各個社區均進入了“閱兵時刻”。紅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電視大屏前座無虛席,許多市民駐足期待觀看閱兵式直播。9時整,隨著閱兵正式開始,一個個英姿颯爽的方陣,一枚枚遠程導彈,一架架嶄新亮相的飛機,讓端坐在銀屏前的群眾群情振奮。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我永遠銘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永遠聽黨話、跟黨走,退伍不褪色。唯有銘記歷史,方能無愧先烈,無愧歷史。”退役軍人王卿說。
“看完閱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復,最大感受就是自豪!時代在發展,祖國在進步,今日的中國是無數人前仆后繼換來的,幸福來之不易。”紅廟社區黨委委員劉楊說。
今年73歲,有著近50年黨齡的老黨員彭振彪觀影后非常激動:“真的特別自豪,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能有幸福安康的生活。”
“80年前,中華民族在戰火中淬煉,以犧牲換取勝利;80年后,我們以閱兵緬懷先烈,致敬歷史。這場閱兵,是對勝利的紀念,是對犧牲的告慰,是對民族精神的傳承。這場閱兵讓我們重溫那段歷史,感受民族團結的力量,銘記共赴國難的信念。”紅廟社區黨委書記、主任李煥森說。
2025-09-04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