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0億元!“十四五”,潛江產業升級成效發布→
10月11日,我市舉行“決勝收官‘十四五’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重點介紹我市“十四五”期間產業升級相關情況。發布會上,市經信局發布相關內容,潛江高新區科技經發局、王場鎮、市重點項目協調中心相關負責人就媒體記者提問作出詳細解答。
市經信局介紹,“十四五”期間,工業經濟回穩向好,運行質效持續提升,重大項目投資拉動顯著。預計“十四五”規劃末,全市工業增加值將超過400億元;全市優勢產業規模將突破650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40%。“十四五”期間,累計實施重點工業項目超過300個。產業規模加速躍升,聚焦現代化工、光電材料、綠色食品、紡織服裝、新能源等優勢產業,構建5大優勢產業集群和13條優勢產業鏈,推動產業量級和能級雙提升。同時,逐步形成“1+2+N”先進制造業格局,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產業轉型實現深度突破,“十四五”期間,建成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家,推動38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規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1.2%。龍頭企業引領力增強,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89家,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13家。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日益鞏固,企業“雁陣”蓄勢騰飛。
面對產業變革新趨勢,市發改委聚合政策、綠色、創新三大優勢,著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十四五”期間,獲得資源枯竭型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6.63億元;爭取各類項目資金35.4億元。全面推進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及國家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建設,實施循改項目23個,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達到92%以上。潛江市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9.8%,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潛江高新區作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5個重點園區累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每年占全市的比重接近70%,綠色化工及光電材料作為主導產業,貢獻了7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推動傳統化工向高端精細化工、新能源裂變,促進光電材料產業集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在助推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打頭陣、當先鋒。
作為潛江市“向武漢追‘光’、與武漢同‘芯’”的主戰場之一,“十四五”期間,王場鎮通過招引龍頭、延鏈補鏈,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微電子材料和綠色化工等三大先進制造業產業,加速推動特色產業集群崛起,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和動能。

面對產業變革新趨勢,市發改委聚合政策、綠色、創新三大優勢,著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十四五”期間,獲得資源枯竭型城市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6.63億元;爭取各類項目資金35.4億元。全面推進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市及國家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建設,實施循改項目23個,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達到92%以上。潛江市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9.8%,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潛江高新區作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5個重點園區累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每年占全市的比重接近70%,綠色化工及光電材料作為主導產業,貢獻了7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推動傳統化工向高端精細化工、新能源裂變,促進光電材料產業集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在助推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打頭陣、當先鋒。
作為潛江市“向武漢追‘光’、與武漢同‘芯’”的主戰場之一,“十四五”期間,王場鎮通過招引龍頭、延鏈補鏈,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微電子材料和綠色化工等三大先進制造業產業,加速推動特色產業集群崛起,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和動能。
2025-10-12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