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市高素質農民培育蝦稻共作二班開班
10月28日上午,我市2025年高素質農民培育蝦稻共作二班開班,50余名稻田“四季有蝦”示范戶參與培訓。
培訓當日,《小龍蝦養殖技術》《稻蝦蛭養殖技術》等課程受到學員歡迎。“此次培訓在技術優化、模式創新、市場拓展、風險防控等方面進行解讀,讓我們養殖戶了解到如何進一步提升種養技術標準化水平,有效應對市場波動與潛在病害風險,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相信通過本期培訓,能讓我從事的蝦稻共作產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參與此次培訓的養殖戶徐樣說。
據悉,本次培訓為期12天,由熟悉“三農”工作、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高校教授、行政部門管理人員、“田秀才”、“土專家”等擔任授課老師,圍繞“四季有蝦”,以水產養殖理論、生產技術、質量安全和綠色發展等知識技能為主要內容,設置綜合素養課、專業技能課、能力拓展課三類課程。其中,綜合素養課包括農業農村部相關文件精神、農業信息化技術應用等;專業技能課包括稻蝦蛭養殖技術、四季有蝦養殖技術、設施漁業、蝦稻共作模式與技術、小龍蝦病害防控等;能力拓展課包括參觀考察、實習實訓等。
“此次培訓聚焦提升農民生產技術技能水平、產業發展能力和綜合素質素養,增強農民的市場意識、品牌意識和環保意識,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市小龍蝦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金曉春說。
培訓當日,《小龍蝦養殖技術》《稻蝦蛭養殖技術》等課程受到學員歡迎。“此次培訓在技術優化、模式創新、市場拓展、風險防控等方面進行解讀,讓我們養殖戶了解到如何進一步提升種養技術標準化水平,有效應對市場波動與潛在病害風險,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相信通過本期培訓,能讓我從事的蝦稻共作產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參與此次培訓的養殖戶徐樣說。
據悉,本次培訓為期12天,由熟悉“三農”工作、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高校教授、行政部門管理人員、“田秀才”、“土專家”等擔任授課老師,圍繞“四季有蝦”,以水產養殖理論、生產技術、質量安全和綠色發展等知識技能為主要內容,設置綜合素養課、專業技能課、能力拓展課三類課程。其中,綜合素養課包括農業農村部相關文件精神、農業信息化技術應用等;專業技能課包括稻蝦蛭養殖技術、四季有蝦養殖技術、設施漁業、蝦稻共作模式與技術、小龍蝦病害防控等;能力拓展課包括參觀考察、實習實訓等。
“此次培訓聚焦提升農民生產技術技能水平、產業發展能力和綜合素質素養,增強農民的市場意識、品牌意識和環保意識,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市小龍蝦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金曉春說。
2025-10-31 關注: 來源:潛江資訊網
